上周末,上海多家媒体联合采访团到大连海参业的探访之旅,引起了业内的高度关注。这次媒体的集体聚焦似乎意味着,此前多年一直对大连海参并不“感冒”的上海市场,终于在大连海参企业的长久努力下呈现新的生机。 记者了解到,目前,大连已经超过10个海参品牌在上海落脚,尽管整体的销售额还只有千万左右,但呈现几何增长的销售数据背后,大连海参企业对上海市场的期望则绝不止于此。 上海媒体组团聚焦大连海参 近几年来,大连以獐子岛、棒棰岛为代表的知名海参品牌,在已经牢牢占据北京等北方重要市场的同时,又将其扩张触角伸向上海等南方重点市场,大连海参开始 在上海发挥出越来越明显的品牌效应,这引起了上海市8家主流媒体的关注。上周末,上海市8家主流媒体的记者集体来连探访大连海参产业链条。 包括《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文汇报》、《新闻晨报》、《新闻晚报》、《东方早报》、《第一财经频道》及《第一财经周刊》在内的8家上海媒体的记 者,对我市海参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采访,其参观和采访的重点则选择了大连棒棰岛海产股份有限公司的育苗基地和加工车间。在棒棰岛海产的中国唯一海刺参原 种场,媒体同行们显然惊讶于这里的清洁海域和育苗科技。 大连海参在上海规模已达千万 “从去年开始,上海市场正在呈现 出海参消费的热潮。”这是多家上海媒体记者的共同感受。记者了解到,大连海参企业从2006年开始进入上海市场。但真正的崛起,还是从去年开始。去年在上 海开出第一家专卖店的棒棰岛海参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去年,刚刚进入上海市场之时,每家店一个月的销售额只能以千元计算,但现在,“每月卖出几十万也是很 正常的。”棒棰岛海参营销部负责人表示,这种增长之迅猛,是在其他城市看不到的。 此前,尽管上海市场对大连海参并不感冒,但大连海参品牌从来没有放弃对这个市场营销战略。从最开始的单纯开设专卖店,到后来的广告直接植入,再到目前围绕海参进补、海参文化广泛展开文化营销,大连海参在上海市场的整体销售额已经由原来的十几万增长到现在的千万以上。 海参南下绝不只是千万级 大连人傅妮今年4月刚刚在上海开设了一家棒棰岛海参专卖店,对于上海市场和北方市场的差别,几个月的经营已经让她有了非常明显的感受。傅妮告诉记者,随 着大连众多海参品牌在上海市场的文化营销,上海市场对海参的认知度越来越高。但与北方市场对海参进补的习惯性消费不同,上海市场现在除了一部分礼品消费之 外,多数自用消费者对海参仍处于试探性消费阶段,加之上海人精打细算的性格,“专卖店里经常有顾客是两只三只地买海参,而且这类顾客不在少数。” “上海市场的销售的确呈现这样的特点。”棒棰岛海参营销部负责人表示,但现在的情况是,即便是单笔销售额很小,却形成了很大的增量,这更令棒棰岛海参对 上海海参市场充满信心。在他们看来,目前上海市场对于海参的消费正在由试探到熟悉的进程中,而参考北京市场的容量来看,上海的销售应该可以达到亿元以上的 层级。“如此看来,大连海参企业还有广阔的上升空间。” (责任编辑:大连海参网) |